Friday, December 09, 2005

反思《iSir》

十一月十五日,《iSir》首映。看過後心內很難受。令我難受除了失實的內容外,還有是基督教傳媒機構對「傳媒」的反思。

娛樂化
福音電影向來被人批評共式化、娛樂化,為遷就大眾口味,一味煽情,欠缺真實和深度,彷彿神就要在這些絕境才得見,順境時就不會出現。這種欠深度內容,使人對信仰感到很虛幻。現今不少年青信徒的信仰已很虛幻,以為追求信仰就是追求感受﹙feel﹚,所以參加退修營、異像營,很多是為了令自己的對神的感受再一次激盪起來;靈修、禱告也全是以感受為依歸,這次靈修有feel就是有好,還有就是將聖經中的「平安」約化為感受……這些都是不少前線青少年工作者所擔憂,可悲的是,福音電影製作者不但沒有對這些問題作深刻思考,反而隨波逐流,為滿足他們的感受而拍攝煽情的故事。《iSir》就是典型的煽情電影,其中充斥著煽情元素,如患先天性心臟病的老師面對逆境仍奮鬥、身心俱疲的社工重拾熱情、反叛的學生回轉與老師和好。

將真實變為虛無
更值得留意的是《iSir》故事本身杜撰成份極多,除了「聖道書院」和「吳嘉榆」外,所有內容、情節皆是虛構,因此不禁要問,為何對待一個本身已能激動人心的真人真事﹙詳情可參吳嘉榆《用愛叩開教室的門》突破出版社﹚,真証傳播仍要作大幅度的改編,並硬要大大「加強」娛樂性?我相信原因不外乎是加強「戲劇元素」和「滿足市場需要」吧。然而將嘉榆的故事改頭換面,那嘉榆還是嘉榆嗎?

真人真事的見證所以能感動人心,就因為這是真實的、有神參與其中的痕跡,當人們討論其中情節,其實是討論神在當今世上的工作。人們從中察覺神的奇妙工作時,無形中就會深化了信仰。可是《iSir》卻將大部分的真實情節抹殺,將一個實實在在、有血有肉的故事轉變為虛無飄渺,對深化人們對神的印象會比真實的好嗎?

犧牲由真實而來深度來遷就戲劇性,那拍「真人真事」福音電影的意義何在?

世俗化的中學觀
《iSir》另一爭議是其中的「中學」意識。在《iSir》中,暗示了聖道書院是一間只有校長和嘉榆才努力工作的學校,其他老師和社工也是尸位素餐,毫無愛心;另外聖道書院的學生是反叛性強、受不起挫折……這樣的「中學觀」,令我想起上年無線劇集《青出於藍》。兩者有很多相似之處:只有校長和某位老師盡心教學、學生愛搗蛋不愛讀書、有問題的學生必定有些複習的家問題、最後憑著少數熱心的人改變了全校的氣氛,使師生上下同心……事實上有多少人有以上的經歷?我想沒有吧?但為何真証傳播會有這樣的「中學觀」?我很懷疑他們是否真心相信聖道書院﹙或會有中學﹚會這樣,我想大概是他們很受《青出於藍》的影響,把劇中的觀念承繼下來,於是乎出現這種崎胎中學。其實無線在《青出於藍》把中學妖魔化是可以理解,因近年有不少有關教育圈的負面新聞,像老師基準試合格率低、學生欺凌事件,加上現實中教育界的確有害群之馬,所以將之妖魔化絕對有助刺激收視,因可滿足不少人心底的對老師的印象﹙儘管他們也知道現實不會有這樣一間學校﹚,可是福音電影不是電視劇,不能單著於娛樂,它還要起領人歸主和使信反思的作用,但若故事背景與現實不符,觀眾又如何以電影反照自己的中學經驗,從而察見神的工作?

為福音緣故?
製作福音電影,為的是贏取更多的靈魂,但總不能不考慮內容的真實性,以真人真事「改編」為名,虛構一個「福音故事」,只求弘揚福音,有人因此相信神就可以。如以此思路﹙不理會真假,總之令人信主就可以﹚,則何不多製作﹙或創作﹚幾個死人復活故事?信主的人必定會大為增多。另外,亦不能隨波逐流,追求福音娛樂化。所有製作福音電影的傳媒機構,總以成為香港傳媒清流為己任,但若在手法上盲目效法商業電影公司,將信仰變為廉價的感情消費品,又如何稱為「清流」?望真証傳播認真反思。

1 Comments:

Anonymous Anonymous said...

Especially I like the first site. But other links are informative too, if you are interested check all those links.http://neveo.info/2914.html and http://google-index.info/3206.html

9:20 AM  

Post a Comment

<< Hom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