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aturday, January 22, 2005

八周年與六年多

今天是與愛妻相戀八周年的大喜日子!本來想寫一些與愛妻的故事,但收到了一個不好的消息,文意大減,還是遲些再寫。

倒想說說朋友的事。

大學時代的一對友人,月前結束了六年多的戀情,原因是男方另結新歡。回想當年他倆走在一起其實是件很有趣的事。女的性格較霸道;男的較柔弱,看起來真有點天造地設之感,然而隨著成長和閱歷,男的改變比女的快,不再柔弱,漸漸地二人距離愈來愈遠,男的看來終受不起女的性格,毅然離去﹙其實他一早就知她的性格是這樣,為何到今天才受不起?﹚。猶幸女方能從痛苦中超脫過來﹙最少表現是﹚。

我們當年中文系「土產」的七對情侶到了現在就只剩兩對,而他們已先後在上年締結良緣﹙當然,其中一對是妻子與我﹚,其他的已分開了。緣來緣去,聚合散離,能與愛人一起,原來不是件易事,想到這裡,很唏噓。

今天的慶祝,多了一重意義。

仁義良心

前總理趙紫陽先生病逝,一時間對他的評論如雨後春荀。他的一生最富爭議性的是六四事件時他的決定。
趙先生當年走向學生,說了一向可歌可泣的「我來晚了」,今天再看,內心仍感戚戚。人家說,他出於良心,即使擺上前途也要走去天安門,與那群浪漫的大學生對話,最後換來十五年的軟禁,及至其後相傳鄧小平先生希望他復出,他又斷然拒絕。我想大眾必會想過,他的決定是否明智?但可以肯定,他賠上十五代價換來的「良心」,絕對令我欽佩。
「天地有正氣」,堅守正確是我國傳統所稱頌,今天我遭苦待,不打緊,歷史終會為我平反,一如劉少奇死前所說:「幸好歷史是人民撰寫的。」只要後人寫史,我就必有平反的一天。對得起天地;對得起人民;對得起良心,縱是身死又何妨?這種輕看自我,堅守仁義,實令多人汗顏!比干當年寧死也不作違仁義之事,因他深明違背自我,縱是苟活又有何意義?畢竟「到頭這一身,難逃那一日」,我想趙先生必是看透了其中道理。
相比起來,那些戀棧權位,口口聲聲說為人民,卻又剛愎自用不理民意,甚或不聽民意,即使諮詢也是閉門進行的那些高官,真的高低立見。

Tuesday, January 11, 2005

故居

婚前我很喜歡去九龍灣走走,因為二十多年前我在那裡居住了四年多,對那裡有一份難以言喻的親切感。漫無目的地逛商場、橫街窄巷,緬懷一下兒時的歲月,也真是一件賞心樂事﹙題外話,近來牛頭角上村淸柝,感覺就像抺去了一段過去似的﹚。婚後搬進屯門,離開居住了二十年的沙田,雖然只有數月,現在回去,竟也生起一份似遠還近的親切感。從前常走的街道;常見的景物,原來皆可愛非常,只是從前習慣了,沒注意。昨天又回去,發現那些熟悉的景物原來已變得陳舊。畢竟已二十多年了,人已成長了,景物又豈不會老去?然而,這些變得陳舊的建築,熙來攘往的街道,卻盛載著我二十年的少年歲月。

Wednesday, January 05, 2005

其實捐款為啥?

你有否跟從潮流,捐款救濟南亞的災民?

早陣子聽電台節目主持人說了一個現象,精彩得很,他說現在香港人最常問的問題有兩題,一是:「你看過『功夫』了嗎?」另一是:「你捐款了嗎?」哦,捐款竟與看電影相題並論,這還不是潮流?捐款成了潮流,當然不代表大眾的善心是虛假,我深信捐款者大多﹙是的,是「大多」﹚是真心想去救助難民,但是,大眾除了捐款外,有其他協助難民的行為嗎?有多少人願意主動往災場當義工?

我想問:大眾﹙包括我﹚捐款是為了滿足良心,還是救濟災民?

其實有多少人會注意那些捐款是否能夠到達災民手中?多少人會留意那些志願機構如何運用捐款?又有多少人會想辦法去阻止有人對捐款上下其手?香港人不愧是香港人,救災也是即食,貫徹「即食文化」的精神。

也許我問得太多了,這些問題也許不值得深究,最少我也不會深究。

答玉崎

「你出你入,耶和華要保護你,從今時直到永遠。」﹙詩121:8﹚
「 我雖然行過死陰的幽谷,也不怕遭害。因為你與我同在。你的杖,你的竿,都安慰我。」﹙詩 23 : 4﹚

世上每個人也是「有苦自己知」,別人不會明白的,我想,比較不同的是妳在異域不容易找到好友分享苦與樂,對吧?
不論在哪裡,總有值得珍惜的人和事。試想,妳不也是很懷念從前的生活?因那些事值得妳珍惜。同樣,其實妳現在亦有值得珍惜的東西,或許只因常常發生,所以才習以為常,以為理所當然。一旦失去了,回頭看,妳便會發現,原來那些從前毫不起眼的事,哪怕是一個表情;一個動作,也是值得記念、回味。所以,還是把握眼前所擁有,活於當下,享受生命的點點滴滴。再說一遍,無論在哪,總有值得珍惜的人和事,因天父必會為妳的生命添上色彩,這就是「凡事喜樂」的意義了。

若眼睛只看到「苦」,那就只有苦;轉換思想方向,多點留意「樂」,生命便會充滿樂事。一念之轉,便會海闊天空,即或真的苦,只要記著神仍掌管天下,祂會看顧自己,自可繼續恣意生活下去。

加油吧!